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首页 新闻中心
踏千年古迹,品百味人生
2024-04-12

      为体会古都咸阳的不同古迹,了解咸阳的文明发展史,我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奔赴咸阳市渭城区中山街53号咸阳博物馆进行学习与体验。在前往咸阳博物院之前,我们积极了解了展馆的大致情况,提前联系了馆里的工作人员,并且仔细做好了路线规划,也让同学们购买了参观当天的人身保险,确保每位同学的人身安全。

  在这里的咸阳博物馆中,通过讲解员对同学们细致的讲解,让我们学习并解了许多不同时期的非遗文化古迹知识,了解到了羽人凤鸟纹铜纺,绢地锁绣丝绸物,轿帘(织绣)等。

b980675c2c12792e22dbde02f281523af33808eba71f71340fcc20638ae30d

bb1e49ab1f08c8dbee2beb8132076f4

  

  活动中,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有序进入展厅,先后参观了古渡追忆、古渡遗址和古渡印象三个单元,讲解员详细地介绍了古渡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展厅内陈列的精品文物和古渡遗址现场,使同学们了解了咸阳古渡作为“秦中第一大渡”的重要作用和昔日辉煌。

  这些近在眼前的遗迹和遗存,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古渡久远的历史文化,也让他们对古代桥梁、渡口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讲解过程中不时有学生提出问题,讲解员都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活跃。

  博物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开展此次研学活动,学生们对古渡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拓展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兴趣,使学生们获得了课本上无法得到的文化知识。

2c42515dca39475622e2ba8d08702787b4ff280b146d5cb3cb00236003f6ef

f332b146f5330456543d7079374e484

  穿越时空,跨越文明。文物不会说话,但它从未停止与人的交流,时刻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和文化的味道。同学们走进博物馆,了解咸阳的文明发展史。参观过程中,博物馆讲解员以丰富的知识和生动的语言,将红色历史娓娓道来。镐京学子们不时驻足、仔细观察,都认真倾听着这些老物件背后的历史故事,了解咸阳文明的发展历程。重要佐证。

  “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本次博物馆之旅不仅让同学们对咸阳本地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是在一呼一吸倾听文化心脏跳动的同时感受到自身的使命,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

  

15a506773f9e221a16a34471375d216

d01fcc3a6f657ee72dcd306f9e0abb1

2ea3d4c38c5b5eae21d322dcbff5ff8

  

      体会与感悟

  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落实“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进一步了解并传承本土文化,同时更好发挥文化传承主力军作用,我们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咸阳市博物馆,这座矗立于咸阳畔珍藏着其历史的文化殿堂。

  一进门,空旷大厅的博物馆气氛和两侧隐藏在暗处的服务台都给人沉默的讯号,瞬间从外界的燥郁嘈杂中转为置身浓厚历史气息室内。我的内心也逐渐变得平静。本以为是大清早,馆内大抵是没什么人的,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馆内参观的人还挺多,且多为充满活力的年轻面孔,有穿各种汉服的小朋友,也有其他省会城市的学习交流生队伍。我沉下心,正式进入展览厅内。

  刚进入第一个展厅的《 辉煌的帝都》,我便被厅内一件又一件精美的文物所吸引了目光。昏暗的灯光打在特制的玻璃上,那富含历史气韵的古老文物在我眼中逐渐变得鲜活,我仿佛也已经穿越了时空,与那文物一起回顾了它一生。短暂而又辉煌的历史,回望了浏阳这片平凡之地上的不平凡历史,循着悠悠文化长河找着了中华文化这颗璀璨的明珠。在这些文物中有:凤鸟铭文鼎,战国骑马俑,羽人凤鸟纹铜钫,工师初铜壶,鹿纹瓦当,商鞅铜镦,龙钮铜錞于,戈、矛、剑等兵器一组,安邑下官锺,修武府温杯,六国钱币,秦诏铭文铁权等。及就义前的一封又一封饱含深情的家书。二展厅主要介绍秦咸阳一、二、三号宫殿遗址的建筑成就,重点介绍宫殿遗址的砖瓦建材、宫室壁画、铜质构件及排水设施、冷藏设施、取暖设施等建筑成就。展品主要有:水神骑凤空心砖,龙纹空心砖,铺地砖,井圈,窖底盆,秦遗址瓦当,驷马拉车壁画,漏斗及排水管道等。三展厅主要展示了秦咸阳宫殿遗址,手工业作坊遗址和秦人墓葬区出土的陶器、铜器、玉器、丝绸等手工业制品。展品主要有:印有陶文戳记的鬲、罐、鼎、釜一组,大鸭蛋壶,1966年塔尔坡铜器窖藏出土的铜器一组,宫殿遗址区、长陵作坊遗址、黄家沟墓葬区出土铜器一组,生活杂器有错金银带钩一组,铜镜一组,玉器一组,以及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丝绸残片一件。领悟文物中所流露出的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散落在中华大地,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见证者,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物化体现,作为可以大有作为的新青年,体会那藏在文物下的精神也许就是我们参观博物馆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参观一二三展厅,我感到一股浓厚的自豪感和感慨。我为我们是中国人感到自豪骄傲我们为中华文明的伟大而骄傲,我为中国历史的厚重而自豪,但我同时也为古老文明的传承者未能很好的继承祖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而遗憾,更为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毁于战乱或漂泊海外的命运而痛心。能在博物馆中展出的文物已是“乱多治少”的历史长河中的幸存者,而能在华夏大地上共一代代后人参观的文物,则是“文物幸存者”中的幸运者。近年来因就业压力,选科趋势也已经偏向理工科,文科类的考古等与文化传承相关的专业逐渐变得冷门,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相关专业人才越来越少,文化传承所需求的却并不会减少。保存维护技术长久不更新,所遗留下的文物也渐渐丧失了其原貌的美丽。到最后参观者也许还会感叹句:“这真还没什么好看的",而后来往人员更少,陷入需求降低,文物行业人才更少的恶性循环。虽说科技创新正处国家需要,但等国家强起来之后,需要文化精神支撑时人们又应何去何从?会不会长生些许迷茫与后悔?等及需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却已经挽救不了已经经受损伤的文物,这何尝不是种悲哀呢。

  这次采风课活动活动顺利进行是学院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努力的结果。不仅对引导学生参与到古迹的保护与传承中起到了有利的推动作用,而且也强化的了同学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更能激发同学们的文化创新意识,为学院筑下文化的基石。最后再次感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和学校对这次外出采风的大力支持,为这次活动圆满结束的付出和努力。

  

06e86cc9297cad7db72d07e6387f025

  

f4fe0c4a181800776fb16c446bfdda7